【中區研討會】[4/6] 2017 住院醫師醫學物理基礎教育系列課程-中區(106)
活動日期 2017/09/09 星期六 13:00 ~ 18:00
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
活動地點 台中榮民總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B2 放射線部會議室
活動內容 13:10~13:20 報到
13:20~14:20
[10] Radiation dose and risk / 蔡惠予教授
[11] Regulations and accreditations related to diagnostic radiology in Taiwan / 蔡惠予教授
14:20~15:20 [19] CT systems and physics / 蔡惠予教授
15:20~15:40 休息時間
15:40~16:40 [20] CT image quality and protocols / 蔡惠予教授
16:40~17:40
[21] Radiation dose in CT / 陳拓榮教授
[22] ALARA concept for CT optimization / 陳拓榮教授

[21-22] 此課程講授電腦斷層造成的輻射劑量,和合理降低有效劑量的方法準則。不管天然輻射或是醫療輻射,其本質都一樣,對人體皆可能造成DNA的損傷。人體除了可能接受醫療輻射曝露外,我們生活在地球還有無法避免接受到天然輻射劑量。所以在我們考慮醫療輻射造成有效劑量的多寡,一個好用的準則是和背景或天然輻射做比較。課程介紹醫療輻射和天然背景輻射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劑量,其中來自醫療電腦斷層的有效劑量,佔了醫療輻射的最大貢獻比例。內容也陳述有效劑量的計算、度量和評估方法。合理降低病人電腦斷層的輻射劑量是重要的,醫師和放射師應該視之為重要的課題。透過對電腦斷層劑量物理參數如:管電壓、管電流、pitch等,和假體病人掃描劑量參數CTDIvol、劑量長度積(DLP)等,可學習影響有效劑量的調控參數。我們也將由介紹實際不同體型的病人,透過Size Specific Dose Estimates (SSDE)方法,評估得不同體型的病人其實際可能的平均假體吸收劑量。小孩因其對輻射的敏感度最高,他(她)們是輻射防護最重要保護的群體,文最後分享應更仔細認識小體型對應的劑量指標,以確保嬰幼兒的輻射安全。
教育積分 放射線專科醫師教育積分 5
認定時數 5 小時
聯絡資訊 放射線醫學會秘書處
Tel: 02-25865331
Fax: 02-25865330
Email: office@rsroc.org.tw
附加檔案